据了解,2016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在此背景下,智慧物流仓储设备应用愈加广泛,各个仓储也变得“热闹”起来,叉车、机械手、立体货架、AGV、AMR、仓储无人机等纷纷流行普及。
为了方便区别,我们把物流硬件装备大致分类,包括由立体货架、输送带系统、高速分拣系统等组成的智能仓储基本骨架;由AGV、AMR、叉车、机械手、仓储无人机等组成的各种自动化设备系统。
按照高度来分,高5米以下、5-15米、15米以上分别被称为低、中、高层货架。1963年,美国发明了自动化立体库;6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兴建高架仓库;1980年,中国第一座自动化立体库投入运行,这个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负责研制的立体库在当时高度已达15米。
早期,立体货架主要应用在制造业、港口等场景,由于货物多为大件物品,为了节省仓库空间,降低成本,货架设计的较为高大,直冲库顶。后因电子商务的发展,货架的高度也发生了变化。
2000年至2009年,电子商务逐渐进入可持续性发展的稳定期,其中2003年淘宝网创立,由于电商、零售场景的仓库货品大多为小件,以往高大的货架,货物摆放过高,不能满足这类仓库“推陈出新”的速度,于是货架的高度大幅下降至5米以下,以适应电商平台订单量的暴增。
货架是仓库的基础必备设施之一,而除了货架外,输送机、高速分拣系统也在仓库中占据重要地位。
输送机可以按照有无重力辅助分类,重力式输送机因滚动体的不同,可分为滚轮式,滚筒式及滚珠式三种型式;动力输送机一般以电动机为动力,根据其驱动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滚筒输送机、皮带输送机、链条式输送机等。
需要注意的是,输送机虽然能够输送大件物品,但也存在运输路线不易变更,且占地面积过大等问题。
高速分拣系统一般由控制装置、分类装置、输送装置及分拣道口组成。通过控制装置识别、接收和处理分拣信号,对主传送带上的商品进行自动分类,然后根据控制装置发出的分拣指示,分类装置可以改变货物在输送装置上的运行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分类装置的种类很多,一般有推出式、浮出式、倾斜式等几种,随便打开关于自动分拣机的视频,放置在传送带上的浮块轻轻一拨弄,主传送带上的物品就迅速滑入下一个分拣道口。
据了解,人工每小时只能分拣150件左右,而纯人工分拣劳动强度极高,而自动分拣系统可以连续运行100个小时以上,每小时可分拣7,000件包装商品,效率的提升、人力成本的降低不言而喻。
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之路
AGV机器人装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它的兴起是源于Kiva机器人。
Kiva机器人,2003年开始运用二维码导航。2012年,Kiva被亚马逊以7.75亿元收购,此后,这一十多年前的技术开始在中国普及起来,成为如今AGV最为流行的导航方式。
AGV以轮式移动为特征,类似轨道交通。虽然现在AGV存在价格昂贵等痛点,但如今随着5G商用的普及化,使用成本将大大降低。苏宁物流研究院副院长栾学锋认为,目前每台AGV机器人都有自己的“大脑”(芯片),价格约在8万元左右,若5G技术成熟,未来可通过集约化方式统一管理,通过“中央大脑”管理上百台AGV机器人来减少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