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6
智汇东莞·AI创未来
2025年8月30日,东莞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就职典礼暨“智汇东莞·AI创未来”大湾区(东莞)交流会在东莞虎门龙泉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作为协会会长单位及理事会成员,广东力生智能有限公司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本次活动汇聚了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企业代表以及各界嘉宾,共同见证协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的诞生,并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产业应用与区域合作展开深入交流。
活动伊始,参会人员陆续签到入场,现场气氛热烈。典礼在震撼的开场表演中拉开帷幕—无人机编队飞行与激光雕刻技术完美结合,呈现出一场科技与艺术交融的视觉盛宴,瞬间点燃全场氛围。主持人携手宇树科技机器人登台互动,以轻松幽默的方式阐述了AI 的应用和东莞人工智能的发展业态,并由主持人介绍到会的重要领导嘉宾及大会议程。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全体起立奏唱国歌,铿锵旋律回荡会场,彰显出人工智能领域从业者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奏唱国歌仪式后,全体与会人员拍摄大合照,记录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紧接着,机器狮与优必选机器人带来精彩舞蹈表演,灵活的动作、精准的协同,展现出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应用中的高度成熟。
同心聚力 共谱新篇
在致词环节,相关部门领导对协会过去的工作表示肯定,并对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强调东莞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机制推动AI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助力“智慧东莞”建设迈向新台阶。
典礼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东莞市民政局领导为新一任会长、我司副总经理蒋仕元颁发会长单位牌匾。紧接着蒋会长发表就职讲话,表示将积极推动协会在标准制定、资源对接、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凝聚行业力量,共同赋能东莞乃至大湾区人工智能生态发展。
会议进入颁牌环节。蒋仕元会长为深达威、数为科技、煜明精密、天富励德、新佰人机器人等10家会员单位颁发牌匾,并为华南理工大学裴海龙教授、西南交通大学陈帆教授、和红杰教授等11位专家颁发聘书,肯定他们为行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这一环节不仅增强了协会成员的归属感,也进一步整合了产业与智力资源,为后续开展产学研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扎根东莞 服务湾区
通过观看东莞虎门的宣传片,与会人员深入了解各镇街在推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布局与成果,彰显虎门作为制造业名城在AI浪潮中的积极转型与前瞻规划。虎门,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更是一座充满活力与机遇的产业新城。依托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的区位优势,虎门早早抓住发展机遇,培育出了极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服装服饰业。
从上世纪80年代的小作坊起步,虎门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完善的产业链,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中国服装名城”。镇内的富民服装城、黄河时装城等大型专业市场,汇聚了数千家服装商户,涵盖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每年举办的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更是吸引了来自全球的采购商、设计师,推动虎门服装走向世界。如今,虎门的服装产业年产值超数百亿元,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形成了独特的“时尚文化”,成为虎门一张亮眼的产业名片。
从鸦片战争的古战场,到如今的“服装名城”“交通枢纽”,虎门在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中,书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篇章。这里有铭记历史的庄重,有产业发展的活力,更有宜居宜业的温情,这座历经岁月洗礼的城镇,正以崭新的姿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浪潮中继续前行。
AI赋能 共探新知
《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与未来-机遇与挑战》
华南理工大学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新西兰工程院院士陈小奇以《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与未来–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点出了AI领域的“下一场战争”。与传统工业机器人“重复单一动作”不同,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是“像人一样感知、决策、行动”,这不仅是技术难题,更是全球科技战略的必争之地。寓意着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突围逻辑:不再满足于“组装代工”,而是通过具身智能技术,在全球智能装备赛道抢占“标准制定权”,而东莞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正是这场技术落地的“最佳试验场”。
《AI赋能新型光伏材料-钙钛矿性能研究》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肖立新聚焦《AI赋能新型光伏材料–钙钛矿性能研究》,将目光投向“双碳”目标下的技术突围。钙钛矿作为光伏产业的“新星”,理论转化效率远超传统硅基材料,成本却仅为后者的1/3,但“稳定性差”“难以量产”两大痛点,让其长期困在实验室。AI的价值,正在于打破“试错式研发”的僵局。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快速模拟不同配方、工艺下钙钛矿材料的晶体结构与性能关联,将原本需要数年的材料筛选周期缩短至数月;同时,AI能基于生产数据实时优化制备流程,解决规模化生产中的“性能波动”问题。肖教授的研究不仅为钙钛矿商业化“破题”,更揭示了一个新趋势:在新能源、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AI 材料研发”将成为缩短“实验室到生产线”距离的核心路径,这对正在布局新能源产业的东莞而言,意味着抢占下一代光伏技术高地的机遇。
《人工智能的“繁荣”和关键技术的支撑》
中山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黄永盛演讲的《人工智能的“繁荣”和关键技术的支撑》,跳出技术细节,直击AI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问题”。AI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当AI重塑各行业,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再局限于“单一学科”,而是要构建“计算机 专业领域”的交叉体系——比如懂AI算法的机械工程师、掌握数据科学的材料研究员。这不仅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是产业避免“人才断层”的关键。AI带来的是“生产要素(数据)与生产方式(智能决策)”的双重变革。但这场变革能否落地,取决于技术能否真正解决产业痛点——比如东莞制造业的“提质降本”“柔性生产”需求,而非停留在概念层面。 芯片架构、底层算法、数据安全、算力支撑……这些“看不见的角落”,才是决定AI产业“自主性”的关键。
《AI赋能企业数智升级-制造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方向和价值场景》
华为制造与大企业军团行业解决方案架构师叶鑫淼分享的《AI赋能企业数智升级–制造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方向和价值场景》,阐述制造业AI正从“单点应用”走向“全链智能” 。过去,AI可能仅用于“质量检测”“设备运维”等单一环节;如今,正延伸至“研发设计(通过AI模拟产品性能)-生产调度(智能排产)-供应链管理(需求预测)”的全流程,这与东莞制造业“从单一生产到全价值链竞争”的转型方向高度契合。AI的价值在于“解决真问题” 。比如,通过机器视觉实现“产品缺陷100%全检”,将不良率降低30%以上;基于设备运行数据的“预测性维护”,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50%;这些可量化的效益,才是企业愿意投入AI的核心动力。
新程启航 智领AI
2025年8月30日,这场横跨学界与产业的对话,将为我们揭开未来智能图景的一角。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生产与生活,也正在重构东莞这座制造名城的未来图景。本次交流会圆满落幕,作为会长单位,广东力生智能有限公司将携手协会各成员单位,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东莞乃至大湾区的创新与应用,助力“智汇东莞”建设迈向新台阶!
特别鸣谢以下单位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排名不分先后)
广东力生智能有限公司
维峰电子(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深达威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数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力生智能有限公司
农业银行虎门支行
东莞市煜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深圳市丰稔实业有限公司
东莞市天富励德实业有限公司
东莞市新佰人机器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浦发银行虎门支行
中国移动东莞公司